2024年发布的《中国蛇伤救治指南》报道:每年蛇咬伤严重中毒者约180~270万,近40万毒蛇咬伤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残疾,造成8.1~13.8万人死亡。
每年4—10月是蛇咬伤的多发期,尤其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之时,蛇类开始频繁出洞活动。莆田地区常见毒蛇以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竹叶青蛇为主。

若不幸被毒蛇咬伤,抗蛇毒血清是挽救生命的“黄金武器”。莆田福德医院现为全市抗蛇毒血清储备最全的医院,也是福建省蛇伤救治联盟单位。
什么是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是一种药品,通过注射蛇毒刺激动物(如马或羊)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再从动物血清中提取精制而成。
血清不是“万能药”,早用是关键
根据《中国蛇伤救治指南》,抗蛇毒血清是毒蛇咬伤的基础性治疗药物,也是对抗蛇毒唯一安全有效的药物。
因为抗蛇毒血清的核心作用是中和血液中未与组织结合的游离蛇毒,因此,越早使用抗蛇毒血清,毒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越小,预后越佳。
精准“解毒”,血清选择有讲究
不同蛇毒成分差异大,需“对症下药”。我国目前有四种抗蛇毒血清获批临床使用(参见2023年《毒蛇致伤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每种毒蛇都含有多种不同种类和含量的蛇毒成分,不同蛇毒之间有成分交叉和含量差异,每种蛇毒免疫动物产生的抗蛇毒血清中也含有针对不同毒素的多种抗体成分,不同品种的抗蛇毒血清所含的特异性抗体各异,抗体成分也有交叉,因此,对无特异性抗蛇毒血清的毒蛇咬伤,应联合使用同类或相似毒性的抗蛇毒血清。

毒蛇咬伤急救指南:关键时刻这么做
记住蛇的特征:若不幸被蛇咬伤,首先要记住蛇的外观特征,特别是头部形状和体表花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用手机拍照记录,为后续医生判断蛇种提供关键依据。
保持冷静,勿奔跑:惊慌和奔跑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素更快扩散。
迅速移除束缚物:立即摘掉位于伤口近心端(例如手腕、脚踝)的手表、手镯、戒指及紧身衣物,以免肢体肿胀后难以解脱,导致二次伤害。
立即呼救就医:毒蛇咬伤救治的黄金时间是2~4小时以内。无论是被何种毒蛇咬伤,最正确的做法就是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到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就诊,及时进行治疗和伤口处理。
这些错误处置,千万别犯
-
自行局部切割或放血:这样做不仅可能因出血过多而危及生命,还可能因伤口感染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
在咬伤处应用冰敷、火疗或电击:冰敷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冻伤,火疗或电击可能造成烧伤等额外伤害,这些都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
自行使用中草药:《2018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提出某些中医中药配方对蛇伤可能有一定疗效,但也有报道摄入催吐药草或局部外敷草药的有效性不仅没有得到证实,而且可能导致与治疗相关的合并症,如疼痛、肿胀、缺血甚至肢体坏疽、出血或感染。药师建议蛇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莆田福德医院蛇伤救治中心
蛇咬伤救治作为莆田福德医院普外科的特色项目,荣获了中国蛇伤诊疗福建省研究中心及福建省急诊质量控制中心联合颁发的“福建省蛇伤救治联盟”称号。莆田地区仅莆田福德医院荣获此殊荣,充分体现了业界对医院在蛇伤救治领域专业水平与贡献的高度认可。


蛇伤救治团队由中医药教育协会蛇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杨永锐主任领衔,具有丰富的毒咬蛇伤急救的临床经验,每年成功救治超过百例毒蛇咬伤患者,为闽中地区民众的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